在中国人的老话里,龙是能呼风唤雨的神兽,而“双龙戏珠”的图案从小孩的虎头鞋到故宫屋檐上随处可见。不过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“旭阳双龙”,倒是有些特别的门道。

一、这个名号打哪儿来
1983年陕西旬阳出土的汉代铜镜上,考古学家发现首例“双龙逐日”纹样,龙身缠着火焰状的云纹,龙首正对着镜钮位置的太阳——这大概就是“旭阳双龙”最早的实物证据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里记载过汉武帝在泰山祭天时,曾命工匠铸造“赤乌衔日,苍龙绕柱”的礼器,可见太阳与双龙的组合早在两千年前就带着皇家认证了。
(一)老百姓眼里的双龙
- 山西吕梁的剪纸老艺人李凤英说:“咱们这过年贴窗花,东墙青龙追日头,西墙赤龙守月亮,这叫阴阳调和。”
- 福建漳州的渔民至今保留着“开海节”往船头钉木质双龙的习俗,龙眼要朝着日出的方向。
| 时期 | 表现形式 | 象征意义 |
| 汉代 | 铜镜纹样 | 皇权天授 |
| 唐代 | 敦煌壁画 | 佛法普照 |
| 明代 | 景德镇瓷器 | 家宅平安 |
二、双龙怎么就跟太阳绑定了
《淮南子》里说“日中有踆乌,月中有蟾蜍”,可没提龙的事儿。这事儿得从二十八星宿说起——东方苍龙七宿里的角宿和亢宿,正好对应春分时太阳升起的位置。北京古观象台的浑天仪上,至今还能看到用双龙托举日晷的设计。
(二)南北差异挺有意思
- 江浙地区的“晒龙袍”节,要把绣着双龙的红布摊在屋顶晒足三小时日头
- 东北满族萨满祭祀时,神鼓上画的双龙永远朝着东南方向
三、活在现代生活中的老传统
去年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仪式上,那个盘旋上升的火炬塔造型,设计团队明说了灵感来自南宋《旭阳双龙图》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穹顶钢结构,仔细看能发现双龙盘旋的力学支撑结构——这事儿总工程师王建忠在《建筑学报》上专门写过论文。
我家隔壁小学的美术课上,孩子们用橡皮泥捏的双龙太阳花,还被选送参加了国际儿童艺术展。班主任张老师说:“现在的孩子知道双龙代表团结协作,太阳象征光明温暖,这就叫文化的活态传承。”
四、对比看看不同载体上的表现
| 载体类型 | 造型特征 | 使用场景 |
| 建筑装饰 | 对称盘旋 | 宫殿庙宇 |
| 服饰纹样 | 环绕日轮 | 婚庆礼服 |
| 现代设计 | 抽象线条 | 品牌logo |
前两天逛琉璃厂,看见个‘90后’小伙子的文创摊儿,手机壳上印着卡通版的双龙追太阳,底下还配了句“今天也要发光发热”。这老传统和新潮流的碰撞,倒让人觉得那些石柱子上的老龙,正在以新的方式活在烟火气里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箭道殊途:现代射手与古代弓兵较量
2025-09-24 12:40:30《双龙核》核心玩法与养成攻略
2025-09-24 08:50:32《帝国神话》新手生存与文明交融之道
2025-10-26 10:11:12像素复古风:现代游戏新体验
2025-11-15 11:03:41《山海经》游戏体验:现代人与神话的奇幻之旅
2025-09-29 12:45:41